| ||
![]() |
李泰祥 + 鄭愁予 - 10/10/1999
本來不怎麼喜歡鄭愁予的「錯誤」,因為被傳頌得太濫了。直到被李泰祥的音樂版本(1984年)感動後,才又回頭重新看待它。
李泰祥曾以詩人羅青、鄭愁予的現代詩譜曲,以音樂詮釋詩境,非常動人。李泰祥並不只是把曲子套上詩或把詩套進曲子,如果你喜歡詩,會發現他曲子裡音符的抑揚頓挫,與詩詞融合為一,唱來有如呤詩。
李泰祥譜曲演唱的「錯誤」,在蒼茫遼闊中吟唱無法停駐廝守的疼惜與傷嘆,盪氣迴腸令人低迴。曲中連續幾聲「是個過客…」,喟嘆之後的間奏,那段撼人心弦的悲傷旋律就是李泰祥匠心別具,取自古典音樂薩拉沙泰的「流浪者之歌」。
流浪者之歌是首世界名曲(這樣說好像很俗),因為難度高,小提琴家常以演奏這首曲子來証明自己的琴技;不過它真正的價值是它蘊涵了濃烈的情感,旋律悲切刻骨。
李泰祥是國立藝專畢業,主修小提琴演奏。我記得好久以前(很久了,我大概還是理著光頭的年紀),他留學回國,還是年青的小伙子,來到台南,在光華女中禮堂開演奏會,主曲目就是這首「流浪者之歌」。
CD中還有一首羅青的「告別」,這首詩流傳較不廣,有一段如下歌詞:
我醉了 我的愛人 在你燈火輝煌的眼裡
多想哪 就這樣沈沈睡去
淚流到夢裡 醒來不再想起…
李泰祥具多方面才華,對繪畫、戲劇、文學等多所涉獵,他的歌曲呈現出強烈的藝術性。可惜他的歌不像普通流行歌那般容易朗朗上口,因而沒機會登上熱賣排行榜。
前年(1997),金曲獎頒給他特別獎。李泰祥罹患嚴重帕金森症,連持筆、指揮都有困難…從電視上看到他上台致詞時嘴是歪的,手抖得很厲害,病容憔悴,幾個女弟子,齊豫、唐曉詩等人站在一旁拭淚。
致詞的內容,出人意表,跟音樂無關,而是提醒政府,美育對社會教化的作用 (那一陣子台灣治安出了不少問題)。印象中一直以為他是個浪漫的藝術家,而那一次,他抖著手,吃力說出口的,卻是對社會的關懷。
錯 誤 - 鄭愁予
我打江南走過
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
東風不來,三月的柳絮不飛
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
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
跫音不響,三月的春帷不揭
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
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
我不是歸人,是個過客
告 別 - 羅青
我醉了 我的愛人
在你燈火輝煌的眼裡
多想啊 就這樣沉沉地睡去
淚流到夢裡 醒了不再想起
在曾經同向的航行後
你的歸你 我的歸我
請聽我說 請靠著我
請不要畏懼此刻的沉默
再看一眼 一眼就要老了
再笑一笑 一笑就走了
在曾經同向的航行後 嗚-
各自曲折 各自寂寞
原來的歸原來 往後的歸往後